转自:上观新闻西瓜的陈年往事文 | 朱祖昌TONIGHT夜读午觉醒来,吃上两片西瓜,爽口醒脑。那些年,吃西瓜对普通人家来说谈不上是件奢侈的事,但每天能吃上西瓜肯定是奢望。那时经济拮据,物质匮乏,货源紧张,西瓜当然也不能独善其身。盛夏时节,即使是富裕人家想吃西瓜,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弄堂小店偶尔来了一车西瓜,常常引来几十人的排队。所谓的一车也仅是一辆黄鱼车载着一筐装满西瓜的竹箩筐而已,根本满足不了一弄堂人的需求。有的水果店在玻璃罩内放着切好的西瓜,那不是随便可买的,要有医生开具的高热急诊证明,方能买到半个或四分之一个。我家十几口人仅靠父亲一人的收入,经济拮据的生活水平,一个星期能吃上一次西瓜已是期盼。这期盼也仅是一小片而已,一只西瓜要十几人分享呢。只有偶尔来了客人,父母用西瓜招待,大哥大姐们只能“礼让”我们这些“小巴辣子”三分。那些年,一只西瓜可谓物尽其用。吃完瓜瓤,主妇们会将瓜皮刨去外层硬皮,留下嫩绿色的瓜皮肉,用盐腌制后,下锅爆炒几下,再加些咸菜,就成一碗美味的佐餐。这其中虽有贪其性凉味甘、清热消暑之功效,也不乏能省下一些菜钿。所以,对于主妇们来说,买到一只薄皮西瓜,并非是一件完美的事。吃完西瓜,瓜籽也是不能随意丢弃的,洗洗干净,晒晒干燥,那是为过年准备的年货。那些年,还有卖西瓜瓤的,那是食品厂为了做西瓜酱而委托水果店做的生意。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也曾经在复兴中路瑞金二路口的水果店参加过由学校组织的挖瓜瓤劳动,也由此知道了西瓜酱是由西瓜皮制成的而非西瓜瓤。还有堂吃西瓜的,那是为留种西瓜收集瓜籽的。这类西瓜一般质量上乘,当然价格也不菲。那些年,西瓜是时令性水果,只有夏天才能品尝。只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领域的开放,到了冬季,有了海南岛来的西瓜。但瓜的甜度、水份、口感都不如时令西瓜。记得某年春节期间,在一个水果摊看到,小黑板上写着“海南西瓜,包熟包甜”。可在摊位旁,一顾客拿着已经剖开、几近白色瓜瓤的西瓜正与摊主交涉。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吃西瓜已经是再也平常不过的事了。可对那些年的人来说,对西瓜的期盼,回味记忆中西瓜的不同吃法,因生活清贫,而格外满足。投稿可发至
[email protected]作者:朱祖昌编辑:顾金华